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share.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share. Show all posts

May 19, 2013

Pebble 電子紙手錶使用(兩個月後的)心得。


Pebble 是一隻能跟 android 、 iphone 互動的電子紙手錶,對,所以他要充電。
而我最在乎的部份就是續航力,還好 Pebble 在實際使用後也還在滿意的範圍。

下面是開箱的部份, Pebble 的包裹很簡潔,下過一番心思。圖:
拉鍊式的封拉開的時候真的有說不出的快感。

馬上充電。
背後有 Kickstarter Edition 的字樣(虛榮)。

Pebble  的功能如下:
5 ATM 防水、
可置換錶面( watch face )和安裝軟體( watch app )、
透過藍芽連線顯示來自手機的通知訊息( facebook, whatsapp, sms... , etc.)、
還有電話顯示(可以直接從手機拒接)、音樂控制(暫停播放、下一首。)、
最重要的是跟支援的 app 做互動,最近發布先支援的 app 是 runkeeper。

期待已久的 App 連動。
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的 second screen ?

實際操作的電池壽命是:
使用時間約一週就需要充電,包含自動背光、藍芽連線、加上使用有秒數顯示的錶面。

因為前鎮子 sdk 釋出之後漸漸有人開發新的  watch face 和 app 才又開始使用,
不過全部的功能是一直到最近剛開放的雙向資料交換 api 才漸漸完整,
算是達成了當初在 kickstarter 募資的承諾。看起來 pebble 還能夠有趣好一段時間。
現在入手還不會算太晚。

期待更多的穿戴式科技出現。

相關連結:
Pebble Watch Apps
http://www.mypebblefaces.com/

Pebble cloud SDK , yeah, no more setup for sdk :)
http://www.cloudpebble.net/

The mighty kickstarter page for Pebble's origin
http://www.kickstarter.com/projects/597507018/pebble-e-paper-watch-for-iphone-and-android

Pebble official
http://getpebble.com/

And they are looking for talented people
http://getpebble.com/pages/jobs

June 05, 2011

Rails 3.1rc1 on ubuntu 11.04 by rvm (step by step)

better formatted version here:

Pre-Requires:
apt-get install rubygems git-core curl

Following steps please use normal user

Install RVM
curl -s https://rvm.beginrescueend.com/install/rvm -o rvm-installer ; chmod +x rvm-installer ; ./rvm-installer --version latest

Set up RVM into your bash profile
echo '[[ -s "$HOME/.rvm/scripts/rvm" ]] && . "$HOME/.rvm/scripts/rvm" # Load RVM function' >> ~/.bashprofile && source .bashprofile

Install necessary package into RVM
rvm package install zlib && rvm package install openssl

Install Ruby 1.9.2-head and use
rvm install 1.9.2-head
rvm use 1.9.2-head --default

Create gemset for Rails 3.1rc1 and use it as default gemset
rvm gemset create rails31rc1
rvm gemset use rails31rc1 --default

Update gem and gems
gem install --system
gem update

Install Rails 3.1rc1 without doc to avoid rdoc error
gem install rails -v ">=3.1.0rc" --no-ri --no-rdoc --with-openssl-dir=$HOME/.rvm/usr --with-zlib-dir=$rvm_path/usr

notice: if you trying to use sqlite3 please install "libsqlite3-dev" by apt-get

December 05, 2009

Google 推出 Public DNS (part of Let's make the web faster project)

這一個月來 Google 似乎每個禮拜都有新的服務推出,本週推出的是 Public DNS, 是類似 Open DNS 的服務不過功能沒這麼多,單純強調提高連線速度及安全性。

使用方法很簡單,把原本設定 DNS 欄位替換成 Google 提供的 DNS ip 就可以囉~
優點是他無敵好記的 ip address, primary 8.8.8.8 secondary 8.8.4.4

設定完成後可以 連接麻省理工的網址 http://18.62.1.6/ 做測試。

Google 在著手全 Web 化的系統環境同時也將硬體的網路架構(Web Infrastructure)向前推進,
Spdy 計畫也不難看出 Google 改良連線方式上的野心,有一種離 Google 所統治的網路帝國越來越近的感覺…

November 28, 2009

Opera Unite: 伺服器的新用法?An Web Server usage renew?



繼 Turbo 後 Opera 又推出新東東了,嚴格說起來也不是新的技術,但卻令人期待後續的發展。

此次的 Unite 提供使用者能夠從自己的電腦,利用 Unite 架設網頁、分享圖片、音樂、影像…等等,就如同 Social Networking 網站一般,只是這次保有資料的主人是自己、提供網路頻寬的也是自己。(picture via: http://factoryjoe.com/blog)


從軟體的烏雲鳥瞰(SaaS):
這是一種資料儲存權利的下放,也是不少人所提到的隱私權問題,重拾作自己資料的主人,爽什麼時候上線就什麼時候上線!不過網路資源及硬體設備也必須由主人自行負擔(相對來說安全性也會是個問題),不想被人綁死同時又想當個 Freeloader ,目前是沒有這麼好康的功能出現。(有人會問 Unite 提供了哪些雲端的功能,就我看到的也許只有 URL 的部份和用來減低連線的錯誤 Unite Proxy)

從舊有網站架設的思維(Stand Alone Hosting):
可以說是伺服器應用的老狗新把戲,擁有一隻自己的『烘培雞』更容易,不必在 K 一堆的技術文件只為了架設一個自己的部落格或是私人的檔案主機,便利性大幅提昇!


Unite 也有類似 Facebook App 的概念,Opera Unite Applications 的頁面上已經有一些有趣的功能可以下載,像是冰箱(留言板)、白板跟沙發(聊天室),同時 API 及相關的開發文件也已經上線,從官方的 Gridnite (多人試算列表)的範例可以看到 Unite 巧妙的應用,也開始看到有人用 Unite 架設 BT-Tracker,相信再過不久透過 Opera Unite 連接所有 p2p 軟體應該不會太難。

感覺 Opera 已經朝 More than just a Browser 的路線前進(是 Client 也是 Server, 是 Framework 也是 Platform),但是要成為一個母體(Matrix),Opera 在各種標準的接軌上就需要下更多努力了。

另外,官方討論區已經有 Opera OS 的討論串出現,相信是個不錯的延伸,以功能性來說相信會比 Chrome OS 更有看頭,但如何與現有的 Desk App 作結合會是一個有趣的議題。

October 30, 2009

playing with Google Wave

  1. You need a real broadband and a not too old computer. Wave is a really real-time enviroment.
  2. The interface design is pretty straight forward, looks like a mail clients, however you still need a little work to understand the "wave" term and cpuples minutes to familiar with the new interface.
  3. The open-protocol policy and well documented API brings a lot of extentions, I would like to call those gadgets as apps in the future.
  4. I would say it's a evolution of communication, and google is being evil again!!!(cuz I don't feel right to keep my content on wave server even though it claims only use my id and password.)
 
There is something interesting about google wave, they don't support the IE browser (even the IE8), the team indecated that using Google Chrome Frame would be a wise choice :). For more details about Wave on IE check this out this: Google Wave in IE.

In some perspect,  IE is a obstruction for google to developing new features. For most internet users, it will be a remarkable numbers of people who seen this page once Wave turns to public, then there will be a real wave for the browser war.

After all, its still in preview version also lots of function isn't ready yet, hope it won't just be nerdy tool.

September 26, 2009

評論vs影響力

部落格(blog)最令人神往的就那迴響(commnet)功能,古歌就是這麼邪惡,他將這充滿愛恨情仇的功能加到所有的網頁上!乍看是個似是而非的功能,但若將日子往後推移,可以預見到那言論的影響力;那些不想被評論的網頁該如何是好呢?又或是有著獨特立場的內容會有什麼樣的下場呢?這些不可抹滅的傷痕,是否又會成為新的傷口?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in reference to: Google 網頁註解 (view on Google Sidewiki)

April 10, 2008

Google App Engine


一直以來都覺得 Google 很恐怖。
最初的時候 Google 是很方便,後來是可以賺錢。
現在, Google App Engine 給你一個夢想,
至少對寫程式的人來說,因該不為過,
只要有想法跟技術,硬體設備跟網路流量不再是什麼大問題。
而且使用者又能透過 Google Account 來登入你設計的網站,Google 真是太邪惡了...

目前在 app gallery 裡面已經有不少有用的程式。

另外 App Engine 目前所採用的程式語言是 Python ,(還好還沒完全忘記)
是簡單易學的一個程式語言...
我真的要好好來鞭策自己了。

March 23, 2008

OLPC XO Laptop 入手心得...



其實已經入手很久了但...

就從訂購的當天開始講起吧,話說 G1G1 (Give One, Get One) 計畫(原訂到 2007.11月12)延期的前一天因為受不了限量是殘酷的誘惑,衝動之下就捐了一台也買了一台,但我得誠實的說我真的只是想買一台,至於捐的那台就是做善事了...

雖然說一開始就已經知道說是大概年底(2007)才出貨,但想不到缺貨加上訂貨系統的缺失,整整延宕了四個月,等到我手上的時候已經是今年(2008)三月初...。到貨的時候我實在不怎麼高興,雖然我這台除了兩個亮點之外,硬體上沒什麼瑕疵。(囧)

我只能是自己心態不正確,因為本來 XO 就是以非營利為目的一台電腦。但我還是不得不抱怨一下...

ps.聽說目前還有兩萬四千多人沒有拿到。我真該偷笑了...

說主機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攤開這台電腦的方式,不知道 XO 的人平均得花到快五分鍾才能打開她... 也許小朋友的領悟力比較強...

打開 XO 最讓我驚訝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鍵盤,因為是設計給小朋友用的,所以鍵盤非常的小,整個鍵盤加 touch pad 的面積大約是我兩個手掌就可以覆蓋... 用 XO 打字整個是非常的痛苦。

操作介面部份,則因為在入手前就已經用模擬器跑過了,所以就不想多說了...
直覺的想法是介面的學習曲線頗高。


記得以前自己還有在網路上跟別人說這不是一台普通的電腦,他是一個希望 ...云云。但等到我把機器捧在手上,才讓我深深體會道這個夢想跟現實的差距有多遠。突然覺得要彌平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就靠一台電腦,真的是一個很遠的夢。也許更好的教育配套,和改善當地的經濟會來的更切實際一點。至於數位落差,交給像 EEEPC 的次筆記型電腦來達成吧...

February 23, 2008

phpBB - 高中到大學

就在我很無奈的查看自己的 XO 電腦怎麼還沒來的時候,赫然發現 olpc 的官方論壇用了 phpBB 3.0.0。

還記憶猶新,當初我自己一個人很熱衷的跟學校申請了一台主機灌上了 Gentoo Linux, 搭配了 LAMP,(一廂情願的)要幫學校架設論壇。很熱血的套用了各種 mods ,甚至連相簿功能都跟 phpBB 整合在一起(雖然很簡單就是了...)。然而學校卻沒半個人用,聽起來好像是一個電腦宅男的自導自演的辛酸故事...

很自然的之後也就辛酸的從高中畢業了。

然後就在我遺忘 phpBB 許久之後,也許是自我保護式的遺忘。 phpBB 開發群於去年年底(Dec. 13, 2007)的時候在社群的期待下釋出了 3.0.0(代號是 Olympus) 。

phpBB 3 在功能上有非常多的更新,像是 UTF-8 的支援、系統模組化、使用者客製化、安全性的提昇...等等,跟當初我最想要的子目錄功能也有了(而且是無限階層!)。官方網站也與上一代做了比較。除此之外也跟幾個主要的論壇程式做了對照

從 Blog 到 Web 2.0,在回頭來看看 forum, 有種奇特的感覺,時間感覺過的特別快。記得在 blog 流行之前,也有很多人將論壇當作是自己的 blog。當然入門的門檻相對高(當時來說)。

根據 area51 ( phpBB 的開發論壇) phpBB 4.0.0 要到 2010 之前都不會有推出的計畫... 每五年釋出一次,只能說他們實在太酷了。但也是給自己一個警惕,下次看到新版 phpBB 的時候就是另外一個五年了。

February 06, 2008

寓教育樂的 Howcast


(what is howcast?)
Howcast 是一個專業教學影片網站,
由 Google 跟 Youtube 的前員工所創,基本上什麼教學影片都有,
像是如何把妹之類的影片也有!(真是...)

這網站特別的地方是䀻請各種類型的專家跟專業攝影師共同製作高品質的內容,
當然你也可以製作自己的影片上傳。

輕鬆幽默的影片風格搭配實用的內容,值得逛逛的一個網站!


但不知道為什麼,我都邊看邊笑,算是擊中我的笑穴了!

下面是如何照起來像個正妹


補:如何有個安全的性行為

January 12, 2008

宣示你的 ID







ClaimID 除了是一個 PIP(私人 OpenID 供應商)之外,
還提供管理它牌 OpenID 的功能。
甚至在個人頁面的地方你也能將其他非 OpenID 的帳號連結放上去,
宣示自己的身份。

比較特別的功能是你能將自己的 blog 網址宣示成一個 OpenID
只需要透過 ClaimID 所提供的一小段程式碼就能夠做到。

最近才發現自己有 ID 控,幾乎所有的 ID 都是用同一個代號,
是某方面的精神潔癖嗎...。
但話說回來如果全部的 ID 都一樣,密碼也設相同的密碼,
對使用者來說 OpenID 的意義其實沒有很大。(另外還會有安全上的問題...)
如果說 OpenID 是一個就夠了,那也就是 PIP 會有越來越少的趨勢,又或者是大公司提供 OpenID 就夠? 如果 PIP 倒掉不知道該怎麼辦。

但不管如何開始支援 OpenID 的網站越來越多了,對於有 ID 控的人可以說是鬆了一口氣...呼。

December 20, 2007

real portable firefox


最近 Mozilla Labs 推出了 Personas for Firefox
並說明了此擴充套件 prototype 的概念:
  • 讓使用者使用者能更快速且簡單的變更佈景主題,

  • 讓開發佈景主題不需要在像寫程式一樣,

  • 瀏覽器雖然是一個 desktop software 但其實可以包含更多的線上功能,

  • 一般的使用者只是想要讓電腦更有趣且附有個人風格。

直接來安裝看看,
意外的是在 nightly build 的 Minefield 也可以正常運作,
安裝後在左下角會有個狐狸圖,是設計成 one-click 的操作,
就像 windows 開始功能表一樣,內容隨網路即時更新,點一下就可以換,
用起來比較像是在換桌面,icon 並不會變換只有背景跟顏色會換,
但不需重開 firefox 對我來說算是剛剛好。

再回頭看看之前推出的 prism,
可以將平常常用的 webapp 直接變成一個捷徑,用起來就像是一般軟體一樣!
有趣的是,
一個是將 webapp 桌面化,
另一方面則是思考將瀏覽器 web 化。

瀏覽器在遵守標準之外,更需要思考在網站與使用者之間如何做出更好整合。
讓使用者經驗帶著走,且讓開發者更能發展創意。
看的出來 Mozilla 正在這個方向努力著。


reference:
Jay Sullivan, Picking up where you left off, http://dailythemes.wordpress.com/2007/12/10/picking-up-where-you-left-off/, Daily Themes.

Chris Beardc, The Space Between, http://cbeard.typepad.com/mozilla/2007/12/the-space-betwe.html, beard's mozilla blog.

December 07, 2007

I GET IT

(一篇關於等待的感嘆文)

昨天下午的時候,感恩回饋的 FON router 突然就送到了。
真的非常快,大概不到一個禮拜,可能是因為我在北美的關係。
東西跟第一批的 FON 是一模一樣的,機子內容物也一樣,
不過在台灣(Taiwan)收到的包裹裡面附送的是白色的線,這邊的卻是灰色,
算是有點失望,因為那條線扁扁的很有形!(我就是為了那條線多買了一台...)

(欠扁線圖)

不過令人高興的是,在大雪過後一個晚上,
今天下午起床就發現 ubuntu 也寄到了!
也只等了兩個禮拜左右,
算是 Final Weekend 值得欣慰的一件事情。

(欠開光碟圖)

二話不說馬上就把 MacBook 拿來測測看:

很順利的就進到了畫面,

(欠ubuntu@macbook開機畫面)

不用特別裝 顯卡的驅動 也能正常啟用 Extra Visual Effects

(欠抖動圖)

意外的是 背光 跟 聲音大小 的熱鍵可以正常運作,
除了 wireless 抓不到跟 suspend 功能 沒反應,
其餘一切正常。

不過現在硬碟沒空間了,等買了外接在裝來試試看吧...

最後還沒到的東西就是 xo laptop 了
她到底哪時候才來?
根據 olpcnews 的消息好像是明年...
喔...我只差了一天下單,做事情果然不能猶豫。

唉~我還想跟她一起去 Time Square 跨年的...
不過現在最實際的事情是到 NY 之前能 get some money ...
喔... I want get it

I Get Money - 50 Cent



加速版 Fast Motion

December 11, 2006

訂了一台 La Fonera

花了 165 元的運費訂了一台 La Fonera 。
嘖嘖,真的是很便宜,
身邊不少人因為價格的關係也跟著買了 FON 的無限基地台,
當然也有人是因為他特別的遊戲規則才加入。
我相信在臺灣 FON 的推廣應該會蠻順利的,
就以台北來說,在路上就常常能搜尋到一些 default SSID 的基地台,
反正放著也是放著不如來 FON 一下~

(從圖片上看來還蠻小的)
LA FONERA LA FONERA LA FONERA@Zooomr

自己幫 FON 想了個很遜的標語: Have FON time! (有沒有想到芬達汽水XD)